这些老北京老昆明风俗画,记录了曾经的城

何大齐老先生画的老北京风俗画*何大齐:年1月,正是天寒地冻的数九寒天,我们全家从沙滩搬到西安门北黄城根的一所大宅院里定居。直到年夏天搬出,我们在这里度过了二十一个春夏秋冬。其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国事、家事,一幕一幕,如梦如幻,时时在我脑海中闪现。五行八作的人物形象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十分清晰,异常亲切。这是我一生中十分难忘的一段人生经历。

清晨趸菜挑进城,吆喝声调最动听。

黄瓜扁豆辣青椒,时鲜果蔬入门庭。

这是一组何大齐老先生画的老北京风俗画,在这里,你不但能听到各种小贩拉长声音、很打远儿的叫卖声,还能馋出口水来!

农家老妪养小鸡,生蛋存在篮子里。

跨上竹篮进京城,吆喝一声鸡蛋咧。

蚕豆皮酥果实坚,耐嚼磨牙味道甜。

小贩推车串街巷,姑娘小孩喜开颜。

用棍敲打大木梆,一付担子肩上扛。

零售香油与酱醋,胡同走来卖油郎。

四块铁片摇出声,磨石水桶一条凳。

磨剪子来戗菜刀,手艺都在十指中。

摇摆铜碟响叮当,锔盆锔碗锔大缸。

紧拉竹弓金刚钻,破损瓷器复原装。

网捞鱼虾护城河,沿街叫卖保鲜活。

小鱼剁碎做猫食,活虾煸炒佐酒喝。

文火慢煮味道浓,身挎木箱走京城。

猪头肉香声声喊,穷街陋巷留行踪。

闻着特臭吃着香,致和字号美名扬。

小贩挎篮沿街卖,吆喝唤出老大娘。

阖家团聚月儿明,上元佳品人独钟。

面白心热黏甜香,味美情暖在京城。

庙会集市设摊棚,炒面茶汤色味浓。

高大铜壶触人目,冲水也需有真功。

馄饨挑子个头高,现包现卖味道好。

学子旅人是常客,馄饨开锅吃夜宵。

铁锅上架饸烙床,锤把下按面条长。

荞麦饸烙锅中煮,浇上作料分外香。

臂上托起白面团,手持铁片雪花翻。

猪肉打卤味道美,刀削面香诱人馋。

糜子面粥稠又黏,芝麻酱加花椒盐。

一碗面茶香四溢,充饥御寒价又廉。

风味小吃数灌肠,外焦里嫩油汪汪。

锅上煎炸铲子压,蒜中浇汁喷喷香。

李昆武“老昆明系列”——《昨日之昆明》

李昆武,生于昆明,17岁高中毕业参军,年参加南疆保卫战,复员后任云南日报社《春城晚报》美术编辑、美术摄影部主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专业从事漫画创作。自年至今,他十七次受邀到欧洲、非洲、美洲和东南亚等国进行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尺寸:34cmx34cmx8

?内容出自转载,我们致力于精彩内容推送,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专业书画艺术品投资20年,长期收售:郎森、袁晓岑、王晋元、周霖、尚文、姚钟华、周善甫、刘自鸣、廖新学、尚丁、缪嘉惠、刘傳辉,吴稀龄、张烈、袁嘉谷、陈荣昌、周善甫、担当、李承基、杨毓兰、段瑾、刘明、陶薰、赵鹤龄、赵鹤清、李云峰、王铮、李馨奇、钱南园、李仰亭、张文林、钱允湘、张再谨、杨应选、苏万钟、袁昶、孙清士、孙清彦、吴治华、段永源、孙铸、杨琛、李荣封、温聿新、萧士英、方正阳、中峰、过峰、朱昂、赵士麟、孙髯翁、阚祯兆、杨升庵等云南书画。

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elianjp.com/ccwbls/141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