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星期天文化周末第16期城市雕塑

我们只做一件事

城市雕塑向来被称为“城市之魂”,它是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在现今社会更是体现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载体。但由于城市雕塑的发展没有系统的规定,使得多年来的城市雕塑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大量的城市雕塑作品属于低劣或平庸之作。

越来越多的城市雕塑意义何在?

有“城市灵魂”之称、凸显城市标志特征或延伸意义的艺术雕塑,不仅是一座城市文化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展现这座城市历史地位、文脉延续、时代风貌和精神内涵的重要窗口。而今,内涵丰厚、技艺超群的城雕矗立于城市要道口或繁华地,吸引游客眼球。然而,一些城雕的亮相,却遭遇质疑,让过往者很快淡忘。城市雕塑,被不少专家学者所认同的定义是:既是来宾“读城”之亮点,展示城市守望者的内心世界,也折射出游人的公共意识与艺术价值观。

法国美学大师亚瑟·裴特朗在他的《城市美学》一书中写道:“一座没有文化的城市无异于一片荒漠,没有雕塑的城市便是一个缺失精神内核的家园。”君不见,广州的“五羊”、珠海的“渔女”、深圳的“拓荒牛”……以呼之欲出的形态、细腻生动的雕工,呈现出鲜明生动的城市符号和城市精神。君不见,不少国人面对海外遥远的城市,虽未有机会前往观览,已从网页上、画册里的城市标志性雕塑上,领略到这座城市的精彩一面,比如,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雕塑、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等,多么有典型意义的“读城标签”!当然,也有一些城市的雕塑,在选题、做工上显得有些低俗,在摆放位置上不讲究,特别是有的雕塑作品缺乏创意、缺少鲜明主题;有的则模仿他人之作,令大众难以接受,引来质疑目光和指责声音。当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门前伫立了两尊雕塑,一尊是吐舌瞪眼的老子,一尊是裸露性器的猛男,猛男与老子相对,招致不少旁观者反感,戏称“老子英雄儿好汉”。后来终于在舆论的压力下悄然搬移。

笔者以为,对于城雕的赞赏、评析甚至质疑、指责,都折射出大众对一座城市文化符号的高度      如何平衡艺术与公众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其实,独立的大型雕塑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而换一种思路,我们完全可以不必为了雕塑而雕塑――无论路边的电话亭,还是发光的指路牌,如果恰当装饰、构形,都可以把整座城市装点得很艺术。将这样的雕塑观念渗透到公共装置的设计中,让艺术在城市中无处不在,这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

许多专家认为,西方国家目前的“公共艺术百分比”很值得我们借鉴。“公共艺术百分比”的设想,是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前,由政府部门出资,合理分配公共基金,将城市规划师、建筑设计师和职业雕塑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共同设计出最适合人们居住的美观、实用的公共活动空间。与传统的公共艺术设计观念相比,这样的公共设施兼备了实用性和艺术性。

城市雕塑的历史演变:从科技符号到公共艺术品

在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上,雕塑艺术可谓光芒粲然:原始神迹、夏商意象、秦汉朴雄、唐宋煌煌……将一个个时代的风貌镌刻成永恒。而城市雕塑的渐兴发展又可追溯至何时?

“翻开历史可以看到,自鸦片战争之后,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广场和街道上出现了许多殖民者树立的欧式纪念性雕塑。但是,这些烙上殖民与被殖民印记的雕塑与中国文化毫不相干,相反,却成为中华民族蒙受灾难和屈辱的历史证据。真正体现民族文化价值的城市雕塑在‘五四’运动后才开始出现。”吴为山说。

据吴为山介绍,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一批留学西方、思想进步的雕塑家,如江小鶼、刘开渠、李金发、郑可等人,满怀救国救民的理想回到祖国,创作了一批反帝反封建的纪念性雕塑,以此鼓舞人民斗志、颂扬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至此,具有民族精神的现代城市雕塑破土萌芽。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一批歌颂人民、歌颂劳动、歌颂建设的现实主义作品,成为那个时代的坐标,在艺术手法、艺术形式上受苏联影响。在随后的“大跃进”、“文革”期间也出现了一大批城市雕塑,虽然题材单一、语言程式,但也是中国城雕发展进程的一部分,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文化包容的心态重新审视其存在的价值。

“年对于中国城雕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改革开放让中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城雕也呈现出飞跃发展、百花齐放之势,这是思想解放、生活方式变化的结果。”吴为山说。他总结了这一时期城雕的几大变化——在题材上,从单一表现政治历史发展到普通生活的具体体现,比如《珠海渔女》、《开荒牛》等,还有立于北京王府井街头的那些历史生活的场景,表明以人为本的精神正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在表现形式上,由过去的单纯写实发展到抽象、意象、唯美、符号并存,这说明人们的审美视野扩大、艺术形式拓宽、艺术发展多向,比如“五月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群雕等作品;在材料上,从石头制作发展到不锈钢、彩塑,甚至还有水和声光电的运用,这是科技进步的反映;在空间上,不再仅限于广场中心、学校和厂区门口,这标志着人们对雕塑的认识观念有了很大提升。

“仅从30年来城雕主题的变化,我们也能看出它的与时俱进。”吴为山把30年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科技符号,因为当时正值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期,全国多个城市,尤其是开发区,几乎都是这样的模式;第二阶段是天鹅群落加少女情怀,因为这时正值居民小区和街心花园建设快速发展期;第三阶段则是传统风情和历史人物,因为此时正是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时候;目前是第四阶段,城雕日益显示出其公共艺术品的属性,因为市民对城市建设的参与热情正在提高。”总之,经济增长、社会开放为城市雕塑的兴建提供了条件,城雕已经成为相宜于建筑、广场、绿化、景观的要素,成为广大市民需要的重要精神产品,成为地域文化的形象符号,成为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文化标志。

“城雕永远是人民的艺术”——城市雕塑的价值与标准生活于雕塑林立的城市,徜徉在艺术与美的海洋,的确是件赏心悦目的乐事。可美化环境只是城市雕塑最浅层的功用,吴为山认为,城市雕塑所含蕴的人文价值才是其最珍贵之处。

“城市雕塑可谓城市之魂的象征,一座好的城市雕塑往往是一个城市气质与内涵的点睛之笔。作为城市风格与文化品位的艺术载体,城市雕塑不仅有艺术的审美功能,还有教化功能。”吴为山说。

翻典阅籍,城市雕塑在中国历史上早已留下了许多闪光,成为中国城市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读史书时,经常会看到对宫廷建筑及其内外装饰的描写,如秦代阿房宫十二金铜人、汉代建章宫承露盘、太液池中三仙山等等,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都已经随着历史的脚步烟消云散,只留下文字凭吊了。借古开今,今天优秀的城市雕塑就是明天流传百代的文化遗产,如何妥善保护这些杰作是我们面对的迫切课题。”吴为山介绍说,正是感受到了这种时代的召唤,“徐悲鸿奖——宜兴?中国城市雕塑大赛”隆重拉开帷幕,致力于去粗取精、发现经典,并科学开发利用优秀城雕,使其价值最大化。

如何评判城市雕塑的人文价值?“人民的审美标准”成了吴为山再三强调的标尺——“任何行政指令的标准、学者权威的标准,都大不过人民群众的审美标准。”他认为,城市雕塑是历史的标点,是人民的艺术,它必须反映人民大众的情感,表现大众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追求,并且用大众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因为,“人民群众里蕴含着的是中国精神,是东方力量,是时代洪流。”同时,作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城市雕塑也应该是高雅艺术的体现。贴近群众和高雅并不矛盾,关键要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既能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又能体现人民的意志。吴为山把这个准则细化为四项标准——

影响力。艺术作品要具有思想性、时代性、公共性、艺术性以及精神穿透力。真正有影响力的城雕,必须经得起时代的考验、环境的考验、公众的考验;标记性。城雕应该成为一座城市的坐标,打上这座城市在时空中的印记,并且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市民的思想、思维和生活方式中去。真正具有标记性的作品往往与历史有关,与地域人情有关,还与形象符号有关;

艺术性。即城雕作品在形式、题材上的突破和创新;艺术家个人品质在作品中的折射以及艺术家在作品中对时代动脉的把握,它熔铸了时代、精神、集体意识和个人性情;

公共性。城雕与周边的建筑、广场、道路、桥梁等公共设施应和谐一致。

“很多城雕没有思想”——城市雕塑境界亟待提升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一尊尊悲怆感人的雕塑默然肃立。“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四个序曲主题各异而又相互呼应,把观者带入了那段战争与抗争的岁月。这是吴为山怀虔敬悲痛之心塑造的作品,每一尊都给人震撼,触动灵魂。

这组城雕作品一经落成,立即受到了广泛好评。吴为山说,这些作品是为了再现侵略者人性泯灭的罪恶,唤醒人性真善美的复苏,之所以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是因为它的创作饱含着思想和情感。“近30年来成功的城雕精品,比如潘鹤的《开荒牛》、钱绍武的《李大钊像》等等,莫不如此。”吴为山说,“但令人忧心的是,当前的很多城雕作品或墨守成规,或求新求怪,却存在一个最大的弊病——缺乏追求,没有思想,直接导致了格调的低下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吴为山说,最让他痛心的是,进入很多城市,甚至农村,面前耸立的都是面目雷同、含义不清的抽象派雕塑,被业内戏称为“一个球、几条线”,让人看后顿生不伦不类之感。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被大量引进,国内很多艺术家盲目追赶世界潮流,却被“潮流”挟裹得失去了独立的艺术判断。而各地也忽视了应该根据自己的城市特色进行创作,同样盲目跟风,人家有什么,我也照猫画虎来一个。“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失去自己的文化根脉。中国艺术不应该迎合西方人,必须建立中国人自己的雕塑语言。”吴为山强调,“雕塑应该是有精神的,应该是有文化积淀和内涵的作品。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面貌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越来越美观壮丽,越来越有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息,我们的城市雕塑一定要跟上,要成为城市内涵的重要一环,绝不能只是一窝蜂地把空间填满。”

除此之外,缺少城市雕塑的文化规划、项目管理者对艺术创作规律缺乏全面了解、常将雕塑的艺术劳动等同于建筑、施工,以简单的招标方式实施,仓促上马、创作周期短、速度要求过快……吴为山历数着摆在中国城雕面前的种种问题,脸上写满时不我待的凝重。

建立民族文化的精神标领——城市雕塑的未来走向如何克服时弊,使中国城雕卓然挺立,展露出应有的艺术光彩,这是吴为山心心念念的问题。经过深入思考和长期的实践历练,他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门径所在。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建立我们民族的、时代的精神标领,建立中国城雕的价值体系,从而引导城雕科学发展。在城市雕塑中,要倡导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风格。”吴为山说,很多实际操作层面上的问题,都是因为缺乏价值标杆而产生的。是弘扬传统、创新创造,还是盲目向外、模仿西化?这对城市管理者和雕塑家而言都是一个挑战。当前,城市雕塑的价值取向问题已经越来越紧迫,需要整个中国城雕界携手努力,共同探索。

以此为前提,吴为山历数了当前需着手开展的几项工作——要加强城市雕塑创作队伍的自身建设。“城雕创作呼吁创造性艺术人才,每个人都是多元互补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各美其美,和而不同。要尊重各种风格流派的存在价值,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青年人才的成长创设环境。”吴为山指出,队伍建设不仅注重艺术修为,更要致力于思想精神建设,勉励广大城雕作者站到人类、站到历史的方位思考现实,构思创作。

要做好城市雕塑规划,对城雕实施分级评定和保护。规划须包括城市文化定位、空间场地划分、时间实施计划三个必要方面,以杜绝随心所欲的滥建、赶建,而分级评定则有利于规范管理城雕作品。吴为山曾在全国两会上递交过关于城雕分级保护的提案,建议组成评审团,对全国城雕进行普查评估,摸清家底,划分级别,并制定法规予以保护,这个愿望的实现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要立足传承、大力创新。应该通过创意的实现,把无声的石刻语言翻译成世界语言,用现代手法、现代材料连接古代雕塑磅礴酣畅的写意美学传统,创造出体现地域特色及文化韵味的城市雕塑,以新旧融合的艺术之光点亮城市公共空间。要完善城雕管理的机制体制,从根本上加强城市雕塑的管理。充分尊重人民意志,增加政府管理部门、艺术管理机构、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对话,以达到三方“三位一体”,相互理解、合力创造优秀作品的和谐关系。

城市雕塑的公共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与西方悠久的城雕文化不同,城市雕塑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只是近0年来的事,人们对其认识和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和起步阶段。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公众在公共空间的权利。我们的许多城市雕塑,从选择题材到最后建成几乎没有公众的参与。作为城市的普通公民,大都有这样的体会,不知道什么时候身边或某处就多了一座雕塑。这样的城市雕塑,有的是某种图示,有的是抽象的变形体,很难让公众理解,往往也就没有公共性可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城市管理者对雕塑的决定太随意

作为城市形象的标志之一,城市雕塑往往带有很强的政治性。有些管理者或出于个人偏好、或审美水平不足、或对城市的定位以及发展把握不准,往往是随意决定,导致城市雕塑缺乏规划,缺乏理论论证,缺乏公众参与,甚至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相脱节,极不协调。例如,近几年我国不少城市都有表现“腾飞”、“团结”、“进取”等题材的雕塑。这些抽象的、旋转交织着的几何体,表现了人民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经济腾飞等含义。但这些相对集中、思想近乎相同的雕塑,看起来似乎内容很好,也有一定的时代精神,但却没有艺术个性,没有艺术家的独特语言,没有人文与自然环境的独特印记,成了某种空泛思想与理念的替代品。这些看起来似乎很好的作品,往往出自城市管理者的一相情愿。再如,某市为了迎接世博会,宣布要增加座雕塑等。增加城市的文化艺术气息本无可厚非,但文化艺术氛围岂能是随着数量的增加而提高的,这就把城市公共艺术简单化了。“公共艺术是通过市民的广泛参与和反映社群利益与意志的艺术方式”。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一种——城市雕塑,完全由政府或城市管理者包办必然导致公共性的缺失。

(二)雕塑家过分强调个人的风格

在我国大多数雕塑家习惯于将自己个人的风格置入公共环境,而这些个人的艺术风格往往与城市环境、居民的意愿和城市文化等缺少密切的联系。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决定了它首先应具有公共性。一件雕塑作品从提案、选取到建成,都应该有公民的参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曾成钢认为,创作室内雕塑,艺术家可按自己思路和风格、自己习惯的材料来表现,别人看懂看不懂都没有关系,但城市雕塑就完全不同了,就像一个人在自己家可以随心所欲,在公共环境里就得受到制约一样。也就是说,城市雕塑对艺术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雕塑家需要把公共性与自己的艺术风格很好地结合起来,创作出既体现公共性又有鲜明个性的艺术作品。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一些雕塑家在设计城市雕塑时往往过分强调自己的个性,从个人的审美角度出发,忽视了与公众的互动,忽视了城市的文化背景与内涵,从而也就忽视了雕塑作品的公共性,致使一些作品很难融入城市环境。当然,雕塑家的作用决不能被完全否定,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成功的城市雕塑应当是公共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艺术家审美与大众需求的统一。

(三)公众的参与意识薄弱,参与素质不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市民的自由度在逐步提高,对于精神的需求也在逐步加大,公众作为公共艺术的直接受益者,可以成为城市雕塑的发起者和决策者,直接参与到城市雕塑的决策、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但“由于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支配下,政府包揽一切,单位负责一切”的传统模式对公众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一方面公众对于参与公共艺术建设的意识依然薄弱,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那是政府的事。另一方面,部分公众虽然已经意识到普通民众具有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发言权,但是由于参与素质不高,意见难免偏激,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致使参与的意义打大折扣。孙振华曾说过“我国是一个公共艺术起步很晚的国家,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最困难的并不是创作人能力,也不是创作经费,而是全民的公共艺术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素质”。可为中肯。

提升我国城市雕塑公共性的对策

结合我国目前城市雕塑的现状,要提升城市雕塑的公共性,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加强城市雕塑的法规和制度建设

国家应出台一套完整的有关城市雕塑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应建立相应必要的规章制度。从法律上进行保证,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使城市雕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杜绝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目前城市雕塑建设中出现的混乱状况。真正实现我国城市雕塑建设中的“法治”,规范并保证城市公民在城市雕塑建设中的权利与义务。在这方面,西方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如美国纽约市在年就通过了“百分比艺术法令”(“PercentforArt”Law),并在3年成立了纽约市政府文化局百分比艺术计划室(PercentforArtProgram),从城市雕塑的提议,雕塑家的选择到设计、建设都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

(二)政府应建立专门的城市公共艺术办公室

城市雕塑同城市的绿化、美化一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或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

“城市之魂”岂能观得赏不得?评论:城市雕塑不能“有人生,没人养”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不少新建的雕塑悄然出现在市民身边,呈现出鲜明的城市符号,彰显着城市的人文精神。但是也有一些城市雕塑,既没有多少人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安全
北京治疗白癜风病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elianjp.com/ccwbjj/4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