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当人生赢家也简单吧,只要站起来比跌

白癜风没有医治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28/5964855.html

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人生竟几乎要推倒重来,他“应该”是什么样、“应该”做什么?00年,74岁的褚时健开始与妻子一同走上荒山种橙,眼前只有及膝高的弱小树苗,除此之外就是漫山红土。0年,褚橙入驻电商,一时风生水起。昔日“烟王”已变身“橙王”,那年,褚时健已经84岁了。

读蒋贵友这本关于褚时健的传记,里面的大事小事让人感觉褚时健似乎做什么都能成:征粮工作能力出色,打猎是神枪手,制糖能使糖厂扭亏为盈,经营烟厂又为国家贡献了上千亿的利税,跌到谷底还能漂亮翻身。

黑夜突降后,有的人可能就此将一生终于极夜,但对于另一些能够硬生生走出去的人来说,当人生赢家也简单吧,只要站起来比跌倒多一次。

褚时健采访手记

蒋贵友

Q:是怎样的机缘让你走近褚老的?

A:我走近褚老,既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偶然。

说是必然,是因为他在保外就医期间,也就是00年,悄然亲手种下了亩橙树。对他种橙一事,虽然江湖早有传闻,但并未得到媒体证实。随着产量的增加,销售压力也在增大。借助媒体向社会大众传递消息,营销橙子,就成了他必然的选择。

说是偶然,那是因为,我不是褚老的必然选择,他可以找别人来做,任何记者都会欣然接下这样的采访“大单”。可命运在这个节点上击中了我。原因是,我们云报集团旗下的《春城晚报》记者李继升,和褚老的孙女婿李总是高中校友。年秋天橙子上市前夕,李总找到李继升,希望我能和他们一道,到哀牢山中的橙园去看看。

我接到邀请喜出望外。因为,年,褚时健从烟王宝座上跌落之后,就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大家都知道他被判刑入狱。再后来,就完全失去了他的消息。他究竟去了哪里?掐指一算,到年,事隔年,他已经8岁了,将首次在地方主流媒体公开亮相。一个隐遁江湖多年的传说,也将水落石出。而这么爆点十足的新闻事件,将由我来隆重发布。我已经嗅出了激动人心的味道。

按照约定的时间,我们到大营街褚老的住处,统一坐一辆七人商务车去位于哀牢山中的果园。到果园有两百公里,行程三个小时。车行驶一个小时后,车上的三个八零后青年相继打起了呼噜。而一路之上,褚时健从没打盹,精神饱满,两眼炯炯有神,全程侃侃而谈。那黝黑的脸上,虽然头发、胡荐都白了,可是,两道黑油油眉毛却顽强地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看他精神这么好,又这么健谈,总有说不完的话。我就壮着胆问他:“褚老,年之后,你都去了哪里呢?”

褚老丝毫也不回避自已的曾经犯下的过错,快人快语地告诉我:“我在南京坐牢。年8月到年之间,我一直在看守所。一年后宣判,宣判后,就一直关在省三监,直到出狱。”

看着他这样诚恳、真实地对待自己的过去,我在心里对他敬佩有加的同时,突然萌发了悄悄潜进他内心窥探一番的愿望。于是一路之上,我问了他很多问题,从中国烟草的现状,到国家房地产政策,他都有问必答,而且剖析深刻。

采访过程中,他很健谈,也很豁达,他既不在意记者拍照、录音,也不忌讳记者就他本人提出的各种问题。他是那样淡定、从容,宽厚、包容。许多关于他的秘事,娓娓道出。

此行之后的年月5日星期三,我在《云南日报》头版刊出了《“点石成金”果农笑》的文章。同时,云南发行量、影响力最大的《春城晚报》图文并茂地刊出了两个整版。李继升写文字,用我拍的照片。照片上,褚时健和马静芬从容、自信地在硕果累累的果园里查看长势。经过党报的权威发布之后,“褚时健种橙子”的消息,才由虚变实。各级媒体从蜇伏中惊醒,纷纷涌入哀牢山中探寻褚橙发展壮大的奥秘。

果园之行,让我看到了他隐藏于灵魂深处坚韧、执着的光芒,窥见了与生俱来的王者品性。于是,一个念头蹦出来。我要以果园的采访为媒介,把他的王者风范写出来。

就这样,年底开始,我进行有计划的拍摄、采访、创作,一干就是五年,直到04年月9日拍下褚橙庄园开业的场景后,我才把文稿交给出版社,正式出书。

Q:市面上已经有一本褚老的传记《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相比较而言,你的传记有什么不同?

A:这个问题既有代表性,也有针对性。据我所知,近五年之内,我是第三个出版《褚时健》专著的人。第一个在03年,第二个在04年。

但说实话,前几位写的书之前我都没看过。原因是,早在年我实施创作计划时,我在烟草系统的一个作家朋友听了我的创作计划,非常高兴,希望我写出一个别具个性的褚时健。但他又说,他有一本年出版的《褚时健》,这本书当年刚出版,还未发行,褚老出事,因此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本书。这本书对烟王褚时健写得非常深入,但他不想给我看,怕影响我的创作思路。我说我也不想看,因为我要用记者全新的眼光,来写一个与众不同的褚时健。就在这时期,一些朋友也提醒我,要我动作快点,老褚再现江湖,肯定有别人也在写,一定要抢在别人的前面出版。我是《云南日报》的记者,有条件接近他,可以加快进度。

就在创作过程中,随着褚橙的名气越来越大,“褚橙庄园”建设的概念也推了出来。我希望在书中增加最鲜活的东西,等庄园开业后再出版会更有意义。“褚橙庄园”原定于03年国庆前夕开业。可是,“褚橙庄园”的建设推进缓慢,开业时间推到04年五一黄金周前夕,后因工期太紧,最终定在04年月9日橙子上市之际开业。所以,为了等这一重要时刻,我的书出版时间也推后了。

在等待的过程中,连续两个版本的《褚时健传》相继推出。这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启动较早,而今却落到龙尾,这难道是我计划上的失误?但不论如何,为了保持我的个性色彩,我还是忍住没有看别人写的书。只是到了8月8日,我上网搜索我的信息时,才顺便简单浏览了一下别人写的一些片断。

与前几个版本相比,我的版本区别在于这么几点:

一是我的重心放在他人生的几个重大节点上。我通过与他多次深谈后发现,他除了智慧、坚韧、执着的优秀品质外,身上还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王者品性。他这一生,我总结为“四王”之路,即:孩子王、糖王、烟王、橙王。因此,我写的书,不是泛泛记录他的人生经历,而是着重呈现他人生的重要节点,再现他的王者之路。如烟王时代,他是家喻户晓的人,但这个章节不是我这本书最大的重点,但又不得不写,因为这是他王者链条上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于是,我就用访谈的方式,写了《烟王是怎样炼成的》十个带有剖析性的小节,比如:

★回归序曲:政企十字路口的抉择

★“锅炉效应”催生新制度建立

★计件工资叩开效率之门

★创立中国现代烟草人事制度

★第一车间破解中国烟草业困局

★开启中国烟草业合并的破冰之旅

★知人善用的制胜之道

★建成亚洲最大卷烟配套产业集群

★胆识超群终登王者之巅

★戏说红塔风水

这些事例证明,他的烟王是实至名归。

“橙王传奇”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我用个小节节,重点写“一只橙子的市场历程”,挖掘“励志橙”的精神内涵。

二是文体采用活泼的访谈方式。写人物,如果掌握不好表述方式,就会枯燥无味,难以卒读。为了让书读起来轻松有趣,我采用了访谈式文体来写作,有内容、有过程,有场景。既有历史的风烟,又有现代的流岚。这其中也体现出我职业记者的写作特点。因此,从内容实质上来说,我写的是一部带有故事性的散记。

三是照片呈现立体丰富的纵横展示。年月,褚时健褚错划成右派,到元江红光农场劳动改造。96年秋,他又被转到新平,先后在过畜牧场、都岭农场、漠沙曼蚌糖厂,最后在戛洒造纸厂红糖车间扎根。一干就是3年,成为一代糖王,直到年0月离开。

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些遗址今安在?我曾经多次问褚老,他是否回去看看他曾经受苦受难的地方?褚老说,去过一次红光农场,基本看不到什么痕迹了。为了找寻历史的踪迹,我多次深入实地,找到了历史的遗迹(褚老看跟我看不一样)。拍下了一组组具有历史气息的照片,让人们在现代气息四射的时候,闻到了岁月的陈香。

这些照片加上我多年拍摄的褚橙庄园的照片,就形成了一组独具视觉美感和历史气息的部分。后来,我又征得马老师同意后,找到褚老的儿子褚一斌,拿到了褚家的一组老照片。有了这些照片,我这本书的视觉效果就别具一格了。

Q:你跟随褚老采访多年,有哪些特殊的、有趣的事?

A:跟踪褚老采访五年,有许多有趣的细节,至今留下深刻印象。其中,有些温暖的瞬间,至今难以忘怀。

一是为我夹菜。那事就发生在年和褚老到哀牢山采访的那个中午。那时,我们在戛洒镇郊外的餐馆吃午饭。饭菜十分简单,除了几道地方的时鲜小菜,主菜是木瓜煮土鸡。因为是第一次和褚老坐在一起吃饭,我们都有些拘谨。我坐在褚老身边,褚老和马老师都非常客气,不时轮番为我夹菜。我首次感受到了烟王褚时健的人格魅力。

二是送我咸菜。有一天,我们在庄园吃过晚饭后,在夜色中踏上归途。在昏昏欲睡的过程中,驾驶员把车开到县城中的一个角落停下,褚老和马老师都下了车。他们对我们说:“你们在这里休息一会,要上卫生间的,那边有。我们办点事就回来。”大约一刻钟后,他们回来了。褚老和马老师每人手上都提着几个塑料袋。褚老递一袋给我说:“这家的腌菜最好吃。我吃了好几年了,你拿去尝尝。”因为我不做饭,第二天就把腌菜转送给朋友,他知道真相后很是惊异。褚时健,一个大老板,一个老爷爷,他怎么会有这么居家的举动?

三是给我点烟。00年秋天,当橙子再次成熟时,我和春城晚报的几位同事到褚老家中采访,褚老非常高兴。他给我发了一支烟,我本来不抽烟的,一看烟王递烟过来,下意识双手接住。不等我反应过来,他啪地就打着了火,给我递烟过来,就这样,我抽了一支烟王亲自点火的烟。当时,事发突然,我没有任何准备,没有留下这珍贵的镜头,这成了我的心头憾事。

五年间,这样的趣事有很多。只怪我心无旁骛,一是专注于写作,二是出于对褚老的尊重,没有精心设局,导致我失去许多精彩瞬间,此为憾也。

Q:你觉得褚老的囹圄之灾是他的性格使然吗?

A:这既是制度的悲剧,同时也是他性格的悲剧。

此话怎讲?因为有人算了一笔帐,他在玉溪卷烟厂工作了8年,累计为国家创造利税亿元,但他8年的工资累计加起来也就60多万元。而他的继任者,年薪即超过百万元。

但同时也是他的性格悲剧。他非常爱惜自已的团队,处处为大家着想。烟厂积累了大量财富时,他和他的团队也老了。为了回报团队,年上半年,他对管理层说,弟兄们辛苦一场,现在有点外汇分给你们。他就主持把企业的万美元私分了。他认为这是大家挣来的,是大家应得的。

所以,在我看来,褚时健的经济问题,和其他国有企业老板的贪腐是不一样的。褚时健个人并没有大的贪腐行为,他之所以犯错,是混淆了公与私的界线,把公家的钱,当做自己的钱,分给大家了,并不是他一个人独吞了。

这一举动犯下大错,触犯国家法律。

Q:现在来找褚老的人,除了昔日的老友、生意伙伴、熟人、名人政要之外,还多了一个年轻的群体。他们从不同的地方来,从他身上得到一样东西:精神。褚老会给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样的建议?

A:他当烟王之时,来找他的人很多,都是一个目标:要烟、要钱。现在来找他的人很多,目标也是一个:要精神。

褚老年纪大了,既要亲自指挥作业长们管理着3万株果树,又要抓好新开辟的几万亩新基地的建设情况,劳心劳体,所以,他现在不轻易见人。但他是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的老人,对年轻人不见则已,一见则厚爱有加,毫无保留地指点迷津。至于给怎样的建议,那是因人而异。如:

浙江一个4岁的小伙子,他在当地的一家单位搞水利设计工作。今年,他辞职了,打算和几个朋友联合创业。但总觉得心里没底,于是就想到了75岁二次创业成功的褚时健,就赶过来了,为的就是听听他的教诲,给自已今后的事业壮胆、鼓劲。他在嘎洒镇等了十天,经工作人员好心指点,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褚时健。

褚老叫他做事不要急,一定要坚持才会有结果。话不多,但对年轻人影响很大。他满意的走了。

有个福建来的年轻人问褚老:我大学毕业六、七年了,如意的事还没碰上一桩。褚老对他说,你太性急了,你干了几件都不成,我看是因为目标太高,心浮气燥,没有耐心了。你才干了六七年,我干了十年,等了十年,才有这满山的果树。一开始那两年,一眼看去,还是满山红土。我也急呀,可急解决不了问题,得尊重规律。

有一天,我对褚老说,你给现在的年轻人一个建议吧。

褚老说:“现在条件好了,但年轻人却总是把问题想得简单,而事情却并不简单。要想有成就,不但要有理想,还要有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踏踏实实去干才行。”

Q:褚时健一生创造了多个名牌,他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A:他的生活非常简朴。他多次对我说,他不喜欢打麻将,打牌,也不喜欢进歌厅,他喜欢的地方是菜地、农贸市场、菜园。在我看来,工作之外,他完全就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居家男人。跟踪褚老采访五年,有许多有趣的细节,至今留下深刻印象,难以忘怀。

用一部老式手机

他现在还用着一部老掉牙的用机。当他握在手里接电话时,那手机被包得很严实,根本看不见机身。柳传志去看他的时候,送给他一部新手机。可是,他不会用,就交给马老师用。

多年与作业长们一起用餐

有一次,在一楼,吃饭的人有五桌。因为人多,大家都以为褚老和马老师会在二楼单独吃,也可图个清静。因此,菜上齐时,大家就争先恐后地找座位,拿起大碗自己盛饭就吃。谁知,大家刚吃不久,褚老和马老师就从二楼下来了,还好,有一桌空着,没人坐。他们二老刚坐下,又进来几个穿蓝色衣服、建设庄园的建筑工人。其他桌子都坐满了,只有二老那张桌子还有空位,工人们也不讲究,与他们坐在一起就吃。这时我才明白,马老师把两个女孩带来,不是为了给自己开小灶,而是因为吃饭的人多,特意把她们带来这里帮助做饭。

住的很随意

自从00年,褚老和马老师就住在这里开荒种橙。他们住的地方摆着一组小沙发、和一个茶几、一台大背头老式电视机。这些老旧的家具,看上去让人有穿越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感觉。现在,庄园盖好了,而他,并没有住进庄园的客房里,依然和马老师住在老办公区的卧室里。

Q:走近褚老之后,他对你有什么影响?你认为大众最应当从他身上学习什么?

A:他对我的影响,就是人生的目标要实、工作态度有认真,对人的诚信要坚守。我认为大众应该从他身上学习的优质品质。

一是只要你认真、执着去办好每一件事,人生即可突破年龄界限,出现无限可能。少年时,他是拿鱼的能手,青年时期被打成右派,却在批斗大会的声浪中成长为糖王,壮年时,临危受命,把一个濒临破产的玉溪卷烟厂,建设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的烟草企业。而在人生遭遇重大挫折时,75岁再度开启人生新途,最终成为一代橙王。他的这些万历,全凭坚持、坚韧和坚守。

二是活到老,学到老。最典型的是,他在戛洒红糖厂时,过不断的摸索、学习,最终把糖厂据亏不盈,5到玉溪卷烟厂时,也是凭着学习,把玉溪卷烟厂做大做强,75岁二次创业时,没要技术员,自学种橙技术,又成一代橙王。

三是让自己怀有一颗平常心。有的人一发了财,一升了官,就迷失了自己。而褚时健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去年的某天上午,我去他家里,送篇文稿给他看,正遇上他在切山药。我急忙说:褚老,让我来。他摇摇手说:不用,这个你搞不好。还是我自已来。再一次,就是今年夏天,我送份刊登了褚橙庄园的报纸给他过目。一进门就看见,88岁的他,正在厨房里,和年轻的厨师一起在做菜。

所以,写完褚时健这本书,我的精神受到了一次隆重的洗礼。我决心以他为榜样,认真做好属于自己的每件事,在亲历亲为中,找到人生的快乐。

本书讲述了昔日红塔集团掌门人、“褚橙”创始人、著名企业家褚时健精彩非凡、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作者是云南日报资深记者,跟随采访褚时健多年,尤其深度追踪调查“褚橙”从无到有,直至一“橙”难求、风靡全国的创业发展过程,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和图片。褚时健的故事和创业精神,深深影响了当代心怀创业梦想或已在路上的年轻人,以及有所成就的企业家们。

我们在微博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elianjp.com/ccwbnr/11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